close

    廣州塔  廣州夜景

   日前去了一趟廣州,僅停留數日,此行主要目的是為參加長輩的壽誕喜宴。雖初次來到珠江畔,人生地不熟的,但豈能錯過瞻仰黃花崗72烈士?能錯過拜訪家父引以為傲的母校---黃埔軍校?同時,西漢南越王博物館也是欲一遊的標的。 

   珠江流穿過廣州市區,樹枝狀的水道將廣州劃分成好幾區,江面寬廣,橋成為各區之間的交通樞紐。夜色籠罩華燈初上之際,許多遊客紛紛搭船夜遊珠江,兩岸櫛比鱗次的商業大樓及一座座橫跨江面的大橋,妝點著閃爍耀眼的霓虹七彩燈,煞是好看呢!

 酒店  珠江畔  琶洲塔  琶洲塔  

   下榻的旅館位在珠江畔,36層樓高的房間可眺望橫跨珠江的琶洲橋,清晨漫步江畔,不意發現洲渚之地上的琶洲古塔,外觀9層,造型質樸不失典雅。塔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,有400年歷史了,八角形樓閣式磚造塔曾屹立於江中。塔旁原有一寺,據稱在文革時期被毀,至為可惜!

 黃花崗  黃花崗

   本來計畫搭乘地鐵或公交逛景點的,經詢問酒店的人員後,發現轉乘路線對我們一行陌生的初訪客而言是有些難度,決定還是搭乘TAXI吧!其實搭TAXI費用不貴,50元起跳,還算能接受。 

   黃花崗72烈士墓園位在廣州西北的越秀區,墓園頗為莊嚴肅穆20多年前這裡可是野草蔓生泥濘難行,不似現在的環境清淨優雅難道是拜海峽兩岸開放之賜,對岸也重視起這百年前烈士埋骨的荒地嗎?清末辛亥年間,中國同盟會在廣州起義,數百名革命志士與清軍激戰後卻不幸失敗,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多方設法收殮烈士遺骸72具,合葬於城東紅花崗,後更名黃花崗。1918年,廣州非常國會參議院議長林森募得各地國民黨分會的僑資贊助,方得以修建墓園,墓園設計者為著名設計師楊錫宗,國父孫中山先生親手栽植青松,並題寫「浩氣長存」四字於牌坊式山門上。墓後方有<廣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記>石碑,石碑背面有烈士們姓名、籍貫鐫刻其上。一位來自於浙江的高中生和我都仰著頭,試圖尋出那位留下「與妻訣別書」而慷慨赴義的年輕人,「找到了!」那孩子輕聲指著,目光順著指尖方向,接觸到那用鮮血刻畫出的林覺民3個小字,頓時熱淚盈眶,這些年輕生命的一縷正義之氣不僅永世流盪在墓園中,也長存於所有中國人的心坎中。黃花崗72烈士墓園現在不僅是熱門旅遊景點,也成為附近居民休閒運動的場所。

 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 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 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 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 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 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 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 鐵鎧甲  絲縷玉衣    絲縷玉衣   

   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位於越秀區的象崗,越秀山群崗的西沿,海拔約50公尺,為一處獨立型山崗,地質屬風化石英岩。80年代,廣州政府欲在此地建築公寓,於削平山頂整地時,赫然發現距今2000多年前西漢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的陵墓。由於該陵墓保存的相當良好,於是規劃南越王墓原址保護區,出土文物則陳列於緊鄰的展覽館中。博物館的整體布局以南越王墓遺址為中心,古墓上方覆以玻璃材質造型結構,除了避免日曬雨淋,良好的採光效果也能凸顯古墓的全貌。南越王國雖位處遠離中原的邊陲之地,文化卻深受先秦影響,由古墓中千餘件的遺物可看出個中端倪。最值得一提的是古墓中發現了多位殉葬者,墓主人則身著2000多個玉片以絲帶穿繫而成的絲縷玉衣,館中以人體模型展示以絲線串接復原的絲縷玉衣,壁面圖示對照顯示絲縷玉衣出土時的樣貌

黃埔軍校 黃埔軍校課室  

   黃埔軍校位於廣州東郊的黃埔長洲島,國父 孫中山先生有鑑於革命的失敗經驗,認為國家需要有計畫訓練軍事人才,以為保家衛國的骨幹,因而於1924年成立黃埔軍校。黃埔軍校在民國初年的北伐戰役及抗日戰爭中建立不可磨滅的功勳,於38年國共內戰後遷於台灣鳳山,即今陸軍官校如今該處規劃為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,展示軍校建校及相關史實事蹟的資料

   廣州不僅在中國近代民主發展史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,同時也是擁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文化的古城,值得細細品味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蒔花拾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